6 财务
财务是个人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经济基础的生活不可持续。
本章首先讨论幸福工资的范围,然后给出一个理财框架,之后为了对抗消费主义介绍下商人的把戏,最后以问答形式全面介绍经济学知识框架。
6.1 幸福工资
工资似乎总是越多越好的,然而工资的质量除了量还有质。看起来使用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是不存在质的差异的,但一般等价物需要时间进行交易,也就是说你的量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易才能有价值。那么什么是有价值,我觉得是个人幸福度,这又是个很难量化的指标。一个正常的上班族会有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还有八小时的个人时间,去掉吃饭洗漱做家务,一天剩个四五小时。加班最多一天也就12小时,再多正常生活都无法保证了。然而,相对幸福的生活应该主要是这四五小时的区别,例如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或纯粹娱乐,当前智能手机大都可以统计每天亮屏时间,如果你达到了四五个小时,那我就可以合理推断你应该单身且没啥特别的线下兴趣爱好。
不过,刷手机依旧可以认为是幸福的,总比没手机可刷看天花板强,毕竟一辈子也就六七十万小时,工作三十年也就最多三十万小时,去掉工作睡觉来看每个人最多六万小时休闲时光。如果你打算用业余时间搞一万小时的副业,最多搞六个,多了会影响生活质量。说到生活质量,其实单论闲暇时间,狩猎采集时代似乎更多,农业社会里人们被农作物驯化,到了工业化社会所谓的职业与分工更是进一步压榨了个人的发展时间。然而我们的生活质量却是在不断提高的,过去并不美好但未来却会被现在所左右,仅此而已。
看完了时间分配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幸福工资的模型了,理想状态下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作21天,一年工作12个月。也就是说,一年要工作约250天,那么工资应该就是时薪、日工作时间乘250来得到。打个比方,我每天工作8小时,时薪20块,那么年薪要给我四万。如果我每天工作12小时,那就需要给我六万。时薪对某个人而言应该是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长但工资不变的话幸福度肯定下降,因为你失去的时间没有得到合理补偿,而且补偿应该是比工作时薪更高才对。
下面我们分开来讨论,工作时薪分为起薪与稳定收入,这里统一计算现值,起薪应该是以下面公式:
\(工作起薪 = (普惠教育年限 + 高等教育年限*2 + 研究生教育年限*3) * 学科系数\)
这里学科系数代表不同大类学科,工科与医科在1.5,理科在1,文科在0.8。也就是说,一个本科毕业理科生的工作起薪应该是20元,一个理学博士应该是约40元,这个工资单位是人民币,如果是美元似乎也没啥问题,不过美元就代表了美国上班族收入了。如果都是8小时工作,那么本科生起薪年薪4万,硕士6万,博士8万应该比较符合国情。就稳定收入而言,本科生硕士生最后都能到博士起薪水平,硕士能到10万,博士则应达到20万,上不封顶。起薪与稳定工资可能存在量化定价但之后增加或减少的工资几乎完全取决于个人表现与运气了,低学历高收入不是不可能,因为他们踏入社会吃的就是个人表现与运气的饭,高学历低收入也并不意外,打铁还需自身硬。保持幸福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能恰当地评估自己的实力并从事自己正常发挥能力就可胜任或即使有挑战也基本可控的工作,如果野心大于实力,对人对己都是折磨。我见过太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接根本就不胜任的工作,初期看似成功,后期基本都是在害人害己,少数也能蜕变,但我觉得还是得不偿失。少年勤奋中年勤奋换个老年经济自由,但你老年了很多风景就不能去看了,年轻的时间比年老的时间宝贵,能够平衡生活与工作而不是一个方向踩油门做现代社会小齿轮是生存的艺术,没有最优只有最美。
当今工资是否够花其实还取决于固定资产支出与生活成本,后者伴随技术发展其实是下降的,然而这变相推高了固定资产价值,所以房价会持续走高。在理想工资条件下房屋按揭或月租不应该超过工资三分之一,这一条也就使得房价高企的地方幸福工资要求就越高。一个人的平均居住面积大概有30平,10平个人空间,10平共享空间与10平公共空间,国际大都市的房价一般在30000一平或更高,但高的很有可能是溢价或泡沫,二线城市约15000一平,三线城市及以下约8000,因为平均居住面积要到40平,城里一平抵得上乡里接近两平。幸福工资大概能保障一月一平的购买力,然后5-10年完全买下一套房,如果工资达不到,那么可以考虑换城市或者兼职加班增加工资基数。
在兼职与加班上,当你的时薪越高,加班得到的就越多。然而,当时薪很低时,兼职实际可以有效提高收入,因为兼职的时薪比较高,每天3小时左右的兼职一般都能达到每年3-4万的收入。建议本科毕业的同学可以考虑兼职而不是加班来提高幸福度,如果你要爬职业天梯则一定算好投入产出,为了梦想投入多少都不少,但仅仅为了改善生活可以精打细算下。
6.2 理财
理财的目标是收益可以覆盖消费型保险支出并跑赢CPI(2%~5%)/通胀,为大宗消费提供基础,个人30岁以下或未成家可提高高风险投资比例,但不超过收入20%。消费不可以负债,投资可以接受短期亏损来换取长期收益。事业稳定后提高保险比例与子女教育储蓄,每年收入最终可累积固定收入30%为宜,多余收入全部转向保险,把保险当复利用来养老。另外要考虑改善型消费来提高生活质量,也就是说收入要分成三份:生存开支、改善开支与投资。投资也可以细分,但单项亏了就亏了,绝对不能从其他项里面挪用资金。收入可以考虑副业或被动收入,但请算好投入产出比。
一个成年人假设工作30年,20年的收入存留给子女及父母养老,10年给自己养老。退休后不进行中高风险投资,保持消费到死。如果中间没了收入,或者保险,或者动用储蓄,成家后不参与高经济风险的项目,50岁之前可参与中风险项目,50岁资产中将风险部分替换为债券。个人的应急资金要足够覆盖半年到一年的生存开支或当前月工资的三到六倍,这要保证高流动性的,要计划单列。不要把理财计划定的太死板搞得无法享受生活,要设计成逐步改善的状态最有利于生活幸福。
消费上量入为出,按比例消费。生存开支、改善开支与投资可以按照5:2:3进行配置,当你收入增加时,生存开支与改善开支都可以提升而不是原地踏步。当然由于生存开支对所有人而言涨幅应该不大,所以多出的都可以配置进改善消费里。
日常消费保障生存,改善消费保障生活。生存开支包括房租或按揭、买菜、水电煤气、网费手机费、家庭耗材、交通、红白人情、文书手续费、医疗检查等,这部分支出以年为单位预算,基本是稳定的,家具如果有大件折算为年化也不会太多。比较特殊的就是债务,债务是要算在日常消费里的,但最好不向个人借债,按揭跟企业银行能借出的钱则是归还越长越好,不干扰日常开支的现金流。
改善消费则主要是衣服更新、下馆子、家具更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旅游与兴趣爱好发展、报刊杂志订阅等,这部分消费会改善生活质量,是一定要有的,但也是一定可以在经济条件不佳时压缩的。这里有个很大的变数是红白人情,处理原则是礼尚往来,如果收了别人的礼,原价或加10%-20%还回去,婚礼送礼或份子钱数量大概与聚会中你的个人花销(饭钱路费之类)相当,这样也就不用考虑还了。
投资的配置比例应该是20%低流动性定存或国债,10%中流动性银行理财或养老改善基金,20%的高流动性货币基金。然后20%股票指数基金定投,标的可以是沪深300、中证500、恒生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与标普500的qdii基金,要设计10%或20%的止盈策略。10%可以进行高风险或不熟悉的东西,亏了就亏了,赚了100%止盈,例如打新股、逆回购、P2P网贷、企业债、分级基金、期货、期权、加密货币、贵金属、外汇、金融对赌与对冲协议等。剩下那20%,也就是总收入6%是属于保险的。
当然,这里说的收入是税后收入,社保之类的已经交过了。保险的配置是这样的:一个家庭的收入顶梁柱要有寿险,为家人10-15年的日常消费做保障;综合意外险要按年买;重疾险要在30-60岁之间配置,保额30万到50万现值,治疗费用超过这个数就保守治疗吧,大概率是浪费钱,重疾险保障的病大概50%的死亡率;有孩子配置个人责任险;有不动产配置财险;有车配车险;外出旅游额外配旅行意外险;买东西配运费险;还有闲钱配健康险把医保外的药都给覆盖了,高端医疗险保障超过百万,保费年年加。记住按比例来配置,工资不高保额就低一点,网上买消费险便宜些,不要搭理分红险。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修改即可。30岁后每5年修改一次遗嘱。
理财目标有个5-10-15-20原则:每年提高5%的年收入,存下10%的年收入,远期目标是15倍年收入,20年内偿清所有债务。收入在起步阶段不够很正常,但总会增长的,不用担心。另外意外收入与跑赢CPI的投资收益也可以算进来,而且你注意这个是工作后的建议配置,时间尺度上还可以按财富积累细分的。第一步前面说了,个人的应急资金要足够覆盖半年到一年的生存开支;第二步是累积出永续年金可覆盖日常消费的投资或副业收入的安全金;第三步则是构建永续年金可覆盖日常消费与改善消费的投资或副业收入的安全金。到了第三步我认为就是财富自由了。
如果你的保险把意外都覆盖了,生存消费与改善消费都满足了就是财富自由了。上面那个还是个理想状态,但基本正常人一辈子的经济支出也就这样了,而且绝大多数人是完不成这个计划的。例如你高价买房后在最需要钱的时候负债就会降低生活质量,但有时候这不是个可以理性讨论的问题。子女教育、自己结婚买房与父母医疗护理始终会是非常大的支出,但从众决策并顺从同僚压力会在经济上非常愚蠢,我相信会有明智的金融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当今的世界还是机遇挑战并存的,但非理性繁荣不会长久。
财富自由之后就请除了考虑你自己及家人外更多从事慈善吧,钱对你而言已经是数字了,边际效用很低,子女让他们自己打拼。此时可以去关心社区、国家与全球环境中的挑战,真正去做那些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事,虽然你从事的职业可能就让世界变好了,但总有不同的路可以走,去看世界,去感知不同的人生,去提高整体生命的幸福度并体会这一切的美。
6.3 商人的把戏
个人经济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但俗语却有“买的不如卖的精”的说法,这说明作为商人是有把握克服这种复杂性的。就个人经验而言,在超市、街边与商场里我可以发现各类商人的把戏,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思考这些问题挺有意思的。
6.3.1 现实扭曲力场
如果你去大的商场,一楼一定是各类化妆品、首饰等品牌专柜,进了门就发现进到了繁华新世界。这个现象叫做 Gruen Transfer,当人进入到精致且眼花缭乱的场景时,很容易忘记自己当初来的目的,感受氛围的同时也激活了冲动消费的可能。冲动消费实际可以占到实体店面销售额的一半,所以几乎所有商区都会使用类似设计。最夸张的就是宜家,美国这边你从一个门进去会曲曲折折把里面绕一遍才能出去,这好比污水处理中的mbr反应器的设计,尽量延长了水力停留时间,甚至宜家还提供了很好吃的丸子让你逛累了可以吃饭。目前国内的商区设计也逐渐从单一功能变成了吃喝玩乐逛一天的样子,只要能留住人,舒适而绚丽的环境就有把握让人去买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有意思的是,电商的相关推荐其实也是这个设计逻辑,把人暴露在脱离现实的场景里,感性就会消磨掉理性。与此类似的还有音乐与气味营销,很多店面放的音乐与香薰都有隔离真实的效果,把消费者变成探险者,很多开支在消费者眼里就合理多了。这是操纵消费者的行为,连Gruen Transfer的始作俑者Gruen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这个理念的提出者。
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在商场里卖,这就需要广告,很多广告或品牌会使用偶像或标志物。例如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个剑桥幼儿园,这个名字给人一种虚幻的许诺,好像去了就能去剑桥一样。有意思的是,虽然家长、孩子跟老师没有一个真正信的,但这个名字就比太阳幼儿园啥的有号召力。这是一种利用消费者幻想来销售的手段,同样质量的产品,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购买行为是随机的,但如果在包装上加上一点彩头,消费者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好比等水平高手过招,输赢是靠运气的,差距比较大的时候结果确定性反而很高,这个时候如果有个高手赛前突然宣布得到了某个高人的指点,那么即便一天根本提升不了什么实力,观众也会倾向于认为这个高手会赢。临时的机会或某句暗示会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本能决策,产生倾向性诱导。偶像、标志物或梗都会让受众得到某种程度的认同,这种认同有时会大幅提高等质量下的选择倾向性。另一个例子是可以随时验证的,打开淘宝去搜一下例如“符咒、开光”之类的产品然后看看销量,你就会感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是多么想通过做点什么来改变未来。
幻想经济的高阶版本就是现实扭曲力场或品牌效应,品牌溢价实际成了某种税,蒂芙尼的小蓝盒就是典型。等质量下有忠实粉丝不可怕,可怕的是品牌背后的鄙视链。很多品牌实际是定价时也去绑定了一些社会经济地位的暗示,最明显的是奢侈品。也许有买奢饰品的人看重的是质量与手艺,但这些东西却卖给了更多其实负担不起或刚刚负担的起的人,他们买是觉得买了就能成为品牌定位的那些人,把这些看成了成就的展示。其实现实扭曲力场起作用最大的场合是熟人场合,几乎完全劫持了个人判断,同事或邻居普遍的消费行为会让很多人感到赚多少都不够花。不过我最反感的是现实扭曲力场那种自我实现的方式,像信仰传播一样,靠信众的认可而不是功能来实现定位并还总能成功。这种试图通过商品或品牌来把人群进行划分的方式或经验就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很多人是无法做到不受周围影响的,但这不代表就要去利用这一点来增加这些人的负担。创造概念、制造恐慌、煽动情绪都有可能把本来不存在或很不明显的现象搞成群体趋势而自我实现,然后一伙社会人粉墨登场来讲述潜规则。不是行规、道德或法律的规则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潜规则的本质差不多就是现实扭曲力场,以此盈利对社会整体也是负担。
6.3.2 商业宣传逻辑
A含有甲,甲有益健康,A有益健康应该多吃,快来买我有限量优惠(甲常常是B、C、D、E、F等都有的但你不知道)。商家宣传的高明之处往往不仅仅只让你看他想让你看的,还去诋毁那些他不想让你看到,本质是信息差营利。画地为牢阻止或引导购买者的思考,甚至最终形成现实扭曲力场,莫不是这样商家都去学了行为经济学?其实更可能的情况是行为经济学只是总结了商家们长久以来的一些把戏,用心理学或经济学的术语说出来罢了。很多所谓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真正起作用其实是这个成果被所有人知道之后,社会科学很多理论都存在很强的自我实现与增强能力,基础就是社会上从来都不缺买符咒的人,先迷后信。
现实中存在两种逻辑。商业宣传逻辑的用法喜欢从点到面演绎,基于点进行推理并认为反应了普遍性的规律,偏前瞻性的;理性逻辑则是从面到点,更多是从大背景下解释当前的事,是回顾式的。前者容易证据不足,后者则启发性不足。从写文章角度,商人宣传逻辑是叙事逻辑,前因后果很清晰,开头有伏笔,结尾有高潮,可以环环相扣,读者读下来一气呵成,传播效果好;理科式写法侧重数据与关联,会尝试多角度分析事实与实验,更多集中在一个点的问题上讨论而不过分推广,因果链不那么容易提炼与演绎到别处,复杂度也高,结论也都下的很犹豫,给出的是参考。同样是讲逻辑,侧重点的变化会导致效果的不同,罗振宇是典型的商人逻辑,经常在事实证据不充分的结论上立论推广,也很善于打造意见领袖与进行概念炒作。理性逻辑常见于学术论文,经常发现讨论半天也没个直接的结论,全是条件结论,严谨有余,推广不足。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高引论文其实借鉴了商人逻辑的写法,而引用无疑就是学术界的一种从众,可以借鉴行为经济学的手段调控。
那么为什么商人这种断章取义的宣传方式更易传播?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日常交流通常都是符合故事化的,有前因后果但关系没那么强,不过说出来就会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两个人聊天,不会说为了讨论出什么观点,更多是补充验证强化观点来维护聊天的友好气氛。商人逻辑集大成者就是辩论,两人辩论前观点都给定了,目标是驳倒对方,这个模式历史悠久且深入日常生活,辩论双方争夺的是听众的临场认同而不是论题对错,因为多半辩论论题是讨论不出对错,至于说听众回家查了资料改主意了,那对辩论没什么价值。理科式逻辑往往是想得到一个观点或想明白一件事,通常是每个人自己想的过程,这个过程日常一般不会交流,往往会面对汪洋恣肆的论据海洋然后理出思路,但思路的尽头可能没有结论,形不成故事。理性逻辑在交流上只有传播双方共识是解决问题且话语权平等时才好使,但日常聊天更多是八卦吹水,问题解决通常发生在上下级或专家长辈咨询场景,而这个场景话语权一般不平等。
6.3.3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日常生活中出现概率最高的也是最不容易察觉的。我们在有需求的时候会去买商品,实际上商家也想把商品卖给有需求的人,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消费主义就不存在了,真实的情况是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被商家引导与创造,商家想做的是把商品卖给更多的人而不管他们是否需要。因此,所有的节日都可以成为打折促销的借口,而消费者也如愿以偿地买了一堆非刚需品,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现代经济得以维持的动力。那么这样看价格歧视就存在根基了,让所有不那么需要商品的人在理性驱使下贪图便宜去买其实用不上的东西走量,让有需求的人冲动消费去买正价产品维持高利润。
在我住过的三个国家都有一批羊毛党,薅羊毛是他们的生活态度,但还是有区别的。以信用卡为例,中国信用卡的费率非常低,加拿大比较高,美国最高。这直接导致了三个国家的开卡奖励与返利也按费率走,中国低于加拿大低于美国,也就是说羊毛党的天堂在美国。那么我再问一句:羊毛出在哪?价格歧视。我举个例子,信用卡A的返利是5%,那么信用卡消费就相当于95折,但是卡的刷卡费率是2.5%,也就是说商家卖100元,2.5元交给结算组织或银行,银行把5元给了客户,那么银行不就赔了吗?
这里面有很多陷阱,第一个就是2.5元是当场进了银行口袋,而5元则是以数字形式记到账上,消费者需要积累很久才能花出去。陷阱一就是时间,今天的2.5元跟10年后的5元去比不是等值的,如果是里程或积分就更坑,因为限制了消费种类,你在里程兑换时的定向消费是以出售选择自由为代价的,很多航司与酒店集团借此圈了一大批忠实现金奶牛。第二个陷阱是商家会对所有商品预算2.5%的费率,羊毛长在羊身上,我从加拿大到美国明显感觉到这边返利5%高了加村一倍2.5%,但同类同品牌商品网上价格则高了10-20%,也就是说商家已经把成本加到售价里去了,你返5%实际不影响商家赚钱,甚至因为薅羊毛产生的消费更促进了盈利。第三个陷阱在于这个商业模式是被动开启的,所有人都被卷了进去,不同信用卡的返利不同但所有现金付费的人实际为银行与商家垫付了羊毛党的收益,甚至银行、合作伙伴与商家还有的赚。
那么价格歧视在哪里?歧视的就是所有不用最高返利信用卡的人,而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用最高返利信用卡,你的时间成本也摆在哪里。综合来看,消费主义的市场允许一部分人在牺牲时间的条件下拿到账面上的盈利,然而更多的人的生活成本则被动提高了,养活的是银行与商家。我可以美其名曰激活市场活力,但实际这个游戏规则会造成分配不公,穷人会被进一步盘剥。中国的低费率对羊毛党也许不是啥好事,但实际对更多人有利,而美国则很多人其实被抽成了却自以为赚到了,真正赚的是那个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或群体,多半是个精通现值概念的花街精英。不过看看国内双十一天书版的打折规则,你应该就意识到了,这也是在进行价格歧视,拿钱换时间的场景以后会越来越多。
消费主义最强悍的地方在于消费者无论怎么选择,甚至是否选择,都要付出成本,因为游戏规则就要这样设计。也许互联网去掉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传统中介-零售商,但广告体系里的获客成本始终是会加到所有消费者账单上的。而推高的生活成本则可以通过国家级债务与汇率变化来转嫁到其他国家,从来就不存在一个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经济系统,相反,当经济系统足够复杂,就会产生依附在产业链上的所谓职业代理人,而所有新职业的工资都要来自于某种手续费。如果他们隐藏地足够好,你甚至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因为很多钱是直接来自于游戏体制而不是某个主动行动。
很多人可能还想象着那种一分钱一分货,讨价还价薅羊毛的经济运行方式,那你就太低估商人了。低端商人投机倒把,中端商人洗脑社会,而高端的商人制定经济系统的游戏规则。商业在今天无孔不入也无处不在,很多商人自己套路别人也被另外的人套路,整体看大家都是商业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谁似乎也没比谁好,但分配问题不解决好把戏玩不长久。而且,我最看不惯的就是很多连规则都没搞明白就瞎折腾的人,自以为自己是高明的商人,其实他们除了提高这个世界的熵没啥别的存在意义。
6.3.4 优惠券存在性证明
因为较低的价格总能吸引到更多的潜在消费者,而更大的客户群会对生产产生正反馈,消费品零售价从来都不是市场上的平均交易价格。然而较低的价格会降低利润并引发恶意竞争,一般而言,所有商家会达成表面与潜在的两个价格同盟,表面上就是零售价,而所有商家都会采用各种策略进行促销,例如采用最低价保证与匹配,这就是所谓的潜在的价格同盟,价格不太可能低于这个最低价,这种定价策略看似公平竞争其实也是为了维持行业最低利润的行业默契策略。
所以,几乎所有地球人都知道零售价是虚高的,但最低价却需要很大的精力来挖掘商家的定价策略。在维持精力有限的条件下,一个可行的消费的策略是对自己的时间也进行定价。例如每小时产出是 20 元,那么如果研究一种消费策略省下的资金少于 20 元,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亏的,不值得研究,而这个精力成本就是商家利润的最大贡献。因此,你可以看到销售策略复杂的例如各种优惠券与满减策略在研究的人都是时间不那么值钱的,且真正玩得转的人大多也不在乎价差,这样商家就能赚到更多的钱;而定价昂贵且从不打折的商家的潜在客户则更看重品牌价值,商家也能赚更多的钱,单人一般是玩不过行业的。也就是说,优惠券对于任意产品都是一定存在的,但仅仅是价格意义上的,对于个人,很多优惠券本身就是成本,这是大的消费者 - 商家博弈环境决定的,这个成本的存在就是商业利润永续的源泉。但有经验的老司机则可以大幅降低思考用时,快速拿到潜在价格同盟的交易价格,只是这经验也是一种成本。
6.3.5 股东红利与客户会员
6.4 经济问答
6.4.1 导论
- 什么是经济学?
研究经济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 什么现象是经济现象?
就是涉及财富产生与分配的现象。
- 财富只会产生不会消失吗?
会消失,所以需要对财富进行价值衡量。
- 财富可以无限产生吗?
不,财富是受资源限制的。
- 那么价值存在总量限制?
存在,价值的体现很多时候是因为凝聚部分或全部人的认可,认可受人群认知水平限制,也受外界物质能量资源限制。
- 部分或全部人的认可?
对,价值可以通过价格来体现,价格凝聚了认可度,但有些物品对有些人而言没有认可度却因为存在另外一些人的认可而可以实现交易行为。
- 经济行为不能涵盖所有人吗?
经济行为在整体上涵盖所有人,但不代表所有人要涉及所有经济行为,研究经济行为更多是从社会经济系统入手,这个系统会有类似商品价格、供应量、需求量等这样的通用指标,但从个体角度看是完全不同的。
- 有什么不同?我的一块钱跟你的一块钱价值不一样?
公认价值或者说经济系统交换价值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经济行为不一样,一次交易在系统上看总是等价交换,但个人看总是不等价交换。
- 啥意思?不等价交换不就是说有一方吃亏了,会存在双方都认为对方吃亏吗?
会。一样商品你的认可价值100元,交易价格80元。我的认可价值60元,交易价格80元。那么我们之间的交易通过价格来看等价,但通过认可价值看都是低价出而高价入。具体交易行为就是通过不等式来实现的,但我们只能看见经济系统的成交价。
- 你这就玄学了,打个比方,我觉得我的书值100块,结果对方出价80,我虽然不认可但缺钱也得产生交易,这种交易下我就是吃亏了。
你缺钱啊,缺钱对具体交易行为也是影响因素啊,你还是对80元产生了认可。你的吃亏是用经济系统价值或市场价值来衡量,而我前面说的吃亏是个人认可价值。这是两套体系,都会随时间变化,不过个人认可价值的变动更大些。
- 个人认可价值啥意思?个人跟市场价值还不一样吗?
个人认可价值是源于市场价值或参考市场价值的,但具体到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例如你觉得抗过敏药对你没价值,但对我这种过敏体质价值非常高,因此我愿意通过市场价值购买。对于我个人而言,市场价值只要低于我的认可价值,我就会购买。从生产者角度看,生产过敏药对生产者个人认可价值几乎为零,那么通过市场价值卖出来换取一般等价物,然后用一般等价物购买低于认可价值的其他商品也是合情合理的,买卖双方的身份是可以互换的。等价交换是系统层面的,买卖双方单次交易总是等价交换,等的是价格,换的是产品或商品。价格代表了公共认可上等价,产品或商品的拥有才是真正反映个人价值。
- 社会经济行为都是等价交换,那怎么盈利与亏本?
经济系统的盈利与亏本跟个人盈利与亏本不是一回事,个人参与的交易行为从个人角度看如果亏本就不可能发生,但经济系统里的盈利与亏本是相对经济系统价值来说的,生产你付出了100元成本结果只能按80元卖掉,从系统价值看你亏本。然而你肯卖一定是因为你需要这80元来应急,这里面的个人价值需求促成交易达成。但系统上看,你进行了等价交换,但换回的一般等价物系统价值低于生产物品的一般等价物系统价值,从系统价值的历史角度判定你亏本,然而你依然做的是交易时刻的合理行为,因为你看重的是交易对你个人价值的实现。经济学侧重系统价值现象与规律,但也会涉及个人认可,一次交易如果系统层上亏本或盈利都可能发生,但个人认可层上亏本不太可能发生,除非个人被系统或群体利益挟持。
- 那么经济系统或市场更像是公认价值的交换流通场所了?或者说是个人认可实现的中介?
嗯。个人总是可以透过市场或者公共交易系统来获取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东西。如果公共交易系统没有,那就自产自销,这部分系统角度很难统计与定价。例如想收获喜悦心情,个人可以进行一个深呼吸,对个人产生了价值,但不参与经济系统。另一个例子是家庭主妇,对家庭的照料也产生了价值,但经济系统很难定量,只能通过机会成本等方法来间接衡量。这个社会运转起来个人价值是实时产生与消失的,市场或经济系统只是社会价值链运作的一个部分中枢而不是全部,个人价值具备认可度的那部分才有可能被经济系统衡量,另外一部分可能通过政治宗教教育等系统运转。
- 交易一定是理性的吗?
这取决于你对理性的定义,理性非理性在社会层面可能有共同认可的规则来判定,但个人层面很难说清。你总能找到理由支持你的交易行为,这些理由对你都是有意义的,但理性与否看认可度了,都认可自然就是理性,就你一个人认可可能是任性,但更多时候是部分人会认可,部分人不认可就不好说了。这时候对认可你理由的人而言,交易是理性的,对于不认可的人而言就是非理性交易。没必要去争论经济行为双方是否一定是理性的,除非你对理性的定义非常严格,那样的话你也一定会发现非理性交易。交易行为是一个历史事件,理性与否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放到历史背景里看都会是合理的,但当前的价值判断与彼时彼刻的价值判断标准考虑的因素总是变动的,跟个人与社会对自身认识水平也有关系,所以不必纠结是否理性,更多去关注事实并牢记自己看到的不是全部。
- 经济学的基础是什么?
交易行为,每一次不同人间或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的价值互换就是经济学的大基础。要想交易行为成立,就要有买家与卖家,两边在个人基础上都不会做亏本买卖。
- 卖家交易的基础是什么?
有自己用不上但别人用得上的商品,通过交易可以换取对个人价值更保值或更高的东西。
- 买家交易的基础是什么?
市场上的东西标定价格低于自己认可的价值。
- 你一会说价格,一会说价值,区别是什么?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
- 货币本质是什么?
货币是提供等价交易的媒介,作为价值的传递载体具备流动性与公信力。
- 流动性我明白,就是统一的尺子,那么公信力呢?
公信力就是这把尺子的公众认可度,一般货币都是国家主体发行,当然公司发放的代金券、积分与现在流行的加密货币都是因为具备公信力才被认可。
- 也就是说货币价格继承了价值的一些特性?
对,货币本身是一种发明,是价值的具象化,但货币又同时因为公信力在不同地方有区别而存在自己的交易法则,这属于汇率、贵金属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部分。
- 那跑远了,货币相当于一把通用尺子来方便交易,那么价格是否反映了价值的所有特性?
并没有,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价值波动会更多,特别是个人价值,一顿糖对于糖尿病人而言价格标多少也没意义。市场上衡量价值时往往会使用一段时间的价格,也是因为其相对稳定,如果改成价值你还是要做换算,不如按货币方便。但研究历史的往往就不能用货币,而要去折算米价。所以从历史角度,价值的反映不一定是货币,而可能是生活必需品,因为这个对多数人而言个人价值与市场价值都相对稳定,可以反映需求。
- 你又提到了需求,需求不就是价值吗?
你呼吸空气也是需求,但很少有人找你收费吧,需求是价值的某种基础,但对你无需求的东西一样可以在市场流通。也就是说市场流通的价值可以跟所有人息息相关,也可以只对部分人有效,但流通网络却可能涉及所有人。刚才说的生活必需品就可能相对独立一些,所以比较不同时代的价值可以用这个,但现代经济的商品种类太多了,需求也太多,所以不要单纯统一概念。
- 我自己会参与交易行为,有时候是买方,有时候是卖方,如果有货物A,我买的时候认为对我价值高,卖的时候又认为钱对我价值高,这不矛盾吗?
你个人的价值认可是会随时间变化的,市场公认价值也在随时间变化,交易行为是一个彼时彼刻的行为,但你要用的此时此刻价值去衡量就一定有矛盾。不过也许价值与时间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事实上很多理论就是基于这之上的。
- 但一般讨论经济学不都是成本收益作为基础吗?
确实,成本收益是很重要的概念,但这是市场公认价值内的概念,可以用通用货币衡量。例如成本远高于收益的交易是不会发生的,不过这里面有理性人假设,前面说过了,理性是很难界定的概念,也会随时间变化,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经济学相当于断面研究。但其实经济学也会讨论个人价值的东西,例如心理账户、风险厌恶之类的,所以时间、价值与交易可能是更基础的概念。
- 经济学会随时间变化?
当然,经济学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都在应对稀缺性问题,稀缺性构成了市场-个人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如果那天稀缺性消失,对应的经济行为就会消失,到那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会变成另外的东西。进一步说,如果所有东西对所有人都无限制供应,那么经济学其实就成了如何浪费资源的学问了。
- 经济学里是否关注生产行为呢?
当然,交易有买有卖,能卖的自然涉及生产。
- 那么天然资源的开发似乎无本万利啊,这种算生产吗?
算,而且也不是无本,肯定有人把天然状态的东西加工或宣传赋值了,这也是生产行为。
- 有生产就有劳动,那你就是说劳动产生价值?
劳动行为产生的首先是个人价值,但产不产生市场价值得看交易时买方认不认,没有交易行为的劳动很难定市场价。雇佣关系里的劳动直接对应了市场价值,但肯定也是符合个人价值认可后的。非雇用关系的劳动例如家庭主妇或主夫,在家里做劳动解放配偶的时间,对个人或家庭是有价值的,但你只能通过家政服务等间接方式去定市场价,一般都不准或有偏,甚至有道德与伦理风险。
- 也就是说生产领域里的劳动不一定都参与交易行为?
嗯,生产归生产,交易归交易,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里交易并不重要。
- 你刚才还说交易是基础,现在不就出了没有基础的生产行为了,那么这也归经济学管?
经济学研究范围涉及财富产生与分配的现象,确实不必有交易,但设计价值衡量的问题几乎都与交易有关系,交易这个基础更多是对今天经济学主体现象的描述,确实作为广泛基础不妥。
- 你又提到了财富,如何衡量财富?个人价值还是市场价值?
你可以把财富分成两块,个人财富跟市场可衡量财富,个人财富里可能包括你小时候捡的石头,只对你有价值;市场可衡量财富就是可定价的财富。经济学可以研究任何种类财富,但更多集中在后者,指标体系也更多是对可定价的东西来说的。
- 我感觉你这个个人价值概念很模糊,不如市场价值来的直接,有必要区分吗?
还是有必要的,个人价值关系到交易是否能达成,市场价值只是外在体现,对个人价值进行估计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也就是能帮助商人或生产者赚钱,同样可以帮助自己认清需求,合理管理自己的财富。我不建议把自己所有东西都定价,而且一般人也定不准,但这只是一种认知框架,区分出来后不至于什么都听市场的。跟市场融为一体就会丧失个人判断,这无关经济学,只关系到你作为一个个体的生活。市场中只有可流通的商品价值是被关注,一件商品进入到消费者手中在多数情况下是会退出流通领域,此时对个人而言依然有价值,但市场价值里这部分商品已经通过货币进入其他交易了。
- 这样看经济系统是一个价值流通系统?
嗯,市场价值流通要走经济系统,但流通本身也为系统创造价值,通过交易退出经济系统的东西其市场价值也依然会以各种形式流通,很少有能完全退出经济系统的东西。
- 那么经济如何增长?
外贸、消费、投资是更多人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可能说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更本质的东西。索洛模型中经济要想增长需要考虑投资、人口与技术。当人群中储蓄率上升时,更多财富可被用于投资扩大生产,投资一部分用来扩大规模,另一部分则是投资技术进步。技术没有创新时,经济主要依赖人口扩大所带来的固有需求增长,整个20世纪的人口爆炸也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因。技术的革新则会带来新需求,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也会造成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后起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与技术红利可以弥补投资的不足,对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与投资是主要经济增长方式。
- 那么从我个人角度,了解经济学知识又是为了什么?能赚更多的钱吗?
你每天都要跟经济系统打交道啊,了解相关知识可以帮助你认识你自己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部与之间的交换过程。能否赚钱是看你应用知识的能力了,经济学应该不会涉及太多,你或许可以通过对经济行为的理解来看到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地方,通过降低社会价值或提高个人价值可以促成更多的交易行为。能不能赚钱不好说,社会流动的价值流里机遇与风险并存。
- 经济学研究什么?
- 交易行为是什么?
- 交易中的价值交换过程是怎样的?
6.4.2 宏观经济
- 经济学有哪些分类?
最简单就是宏观经济跟微观经济的分法,宏观经济是在群体尺度上研究经济行为,例如国家、区域等,微观经济则是在团体或个人尺度上研究经济行为,例如公司、协会等。
- 那就先看宏观经济吧,它是研究什么的?
我觉得不必要按学科划分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两种认识经济行为的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从历史上或现在存在的经济系统出发,另一种则是自下而上,从个体经济行为出发,我其实更喜欢自下而上去阐述不同层级间区别联系。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容易形成存在的系统就是合理的甚至是最好的错觉,事实上经济系统一直在变化。自下而上的研究可以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然而也可能背离事实与史实。但不论哪一种,先入为主的思考会限制对事实的解释与研究,尽量少地拘泥于现有理论而尝试发现构建自己的理论对于偏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是有益处的。
- 有道理,那么宏观经济是研究什么的?
社会经济系统运行方式与规律。
- 什么是社会经济系统?
就是包括政府、公司、个体、市场等在内的所有涉及经济行为的社会单元及关系。
- 那基本不就是啥都包括了?
差不多,经济系统通过经济行为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渗透,你大概率可以从任何行业里看到经济学的影子。
- 听起来高大上啊。那什么不是经济学涉及到的?
你个人的思考,特别是哲学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等,这些经济学应该管不到。但只要跟人打交道,有利益关系,那基本会多少涉及经济学。但涉及不代表一定需要知道或了解,很多人完全不懂经济学也可以活的很舒服。事实上,经济学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有启发,例如进化论背后就有自由市场的影子,自然界的自由市场就是生存压力。不过要是说量子力学或广义相对论也是经济学范畴就夸张了,虽然科研系统也受经济学调控。我觉得分子层面以下及生物圈以外的东西可以不考虑经济学,当然发现外星人搞星际贸易或战争就是另一回事了。
- 经济系统有哪几种?
理论上两种,自由市场主导或废除私有制的共产经济,前者是以个人意愿主导,市场属于看不见的手,完全自发调控。后者是以集体意愿主导,主动调控,按需分配。其实还有一种区域内自给自足的经济系统,现在的人口规模一般不考虑。
- 市场经济与共产经济是对立的,现实中哪种好?
我能猜到你想说什么,对立不假,但理论对立不代表事实对立。现在的国家你找不到完全市场经济或共产经济,市场经济国家也需要集权与税收来维持,而共产经济从来没出现过,其降级版的社会主义经济混合了市场与国有经济。还是那句话,不要理论指导事实,要事实抽象理论。至于好不好这个问题太模糊,你不能拿你认为的好去套别人的好,反之一样,多元化如果绑架道德伦理很容易打起来。
- 你不认可普世价值?
从我把价值分成个人与市场开始态度就很明确了,普世价值或许是经济学的根基,但个人价值与感受是不能忽略的。我觉得意识形态是很无聊的东西,统一意识形态更是背离现实,这个社会的运转不需要统一的价值论,甚至正是因为价值观不同交易才能达成。经济学里没有最佳解决方案,只有利弊权衡或者说机会成本。
- 你的想法很务实啊,但为什么那么多人执着于意识形态?
你应该问那些人,他们真正执着的是什么因个人价值观不同也会不同,但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跟宗教一样,通过融入集体的确定感与安全感给个人带来幸福,或者单纯坚持某种想法或主义来寻求内心平静,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已,不过有些人的坚持是必须别人配合才好使。
- 你觉得经济制度也没有优劣?
进化也没有高级低级的区分啊,适合发展的就好。新西兰税负极低,朝鲜几乎完全计划经济,他们的国民选的路,怎么走是他们自己的事。但不同经济体之间如果有贸易冲突,制度就会起作用,这很难是个自发选择的过程,更像是不断反馈自我加强的过程。如果从某个角度去量化比较,结果是有的,但指标这东西不一定反映内在。说多了就扯到政治了,政治家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自以为是的,他们贯彻的理想原则可能非常正确,也可能自掘坟墓,但政治决策会影响经济,没有决策也是决策,都算是某种群体的集体选择吧。当年南斯拉夫建国就是冲着乌托邦去的,既不盲从苏联,也不认可西欧,但所有南斯拉夫人民都充满干劲时,那个时代也是造就经济奇迹的,但铁托一死,内乱四起,最后还是分裂了事。西方会说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但换成资本主义也没好到哪去,这本质上还是人民自己来背锅,选了不后悔的走下去也许更好,各种犹豫摇摆最后难逃崩溃。
- 我注意到你很喜欢用史实而不太多讲理论,这样经济学不久一盘散沙了?
有理论也一盘散沙啊,所有学科里也就数学与物理可以不太考虑历史,其余的要么有理论但互相对立,要么连理论都提炼不出来。经济学流派很多,但我觉得学者不应该被流派所限制,互通有无且求同存异就好,能有体系固然好,没有也没必要硬套。
- 还是说回宏观经济吧,看起来宏观经济是在国家或区域尺度上进行的,那么如何评价宏观经济呢?
宏观经济必然涉及的问题是整体经济增长、失业率与货币政策。整体经济增长目前是用GDP来表示,但实际上GDP并没有计算所有的经济活动。失业率比较简单,就是有工作的人占可以工作人的比例。至于货币政策就关系到价值交换了。所以你看宏观经济就是在国家尺度上看交易人,交易载体及交易数量质量的学问。一个国家正常运行,这三者必须要配合,否则就会出衰退或萧条,经济活动也因此减少,整体不景气。
- GDP是什么?
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按地方算,在A国生产的东西的价值总和。与之对应的还有个GNP,国民生产总值,按人的国籍算。GDP包含工资、地租、利息与利润,当然国家之间做对比往往是要算人均的。
- GDP似乎只是个价格指标,你口口声声说个人价值,有没有包含这部分的宏观经济指标?
联合国有个HDI,也就是人类发展指数,用来衡量包括寿命、教育、收入在内的各项指标,虽然还是不全但比仅仅考虑经济发展要好了不少。
- 是什么造成了GDP差异?
可能是自然资源,可能是政治制度,可能是人民生活方式,可能是人口,可能是技术…可能性有很多,多因素共同导致。单一因素的解释一般过于理想化,如果有的话,因该是生产力,这其实是一个综合指标,类似GDP,所以相当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不过生产力的进步在过去是普惠的,很多国家借助生产力进步发展从而改善了国民生活质量,整体上看是好事。
- 你刚才说的空间尺度,那么时间尺度GDP是伴随生产力在不断增长?
也不一定,通常我们需要用CPI,也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因为GDP是用货币来衡量,但货币在不同时间购买力是不一样的,CPI可以较好反映时间尺度上购买力,可以看作古代大米的升级版,实际是生活中家庭购买各种商品的一个总和,如果货币出现通胀或通缩,CPI可以很直接体现,同时也方面我们折算今天与过去未来里货币的购买力。
- 到这里GDP就跟货币联系到一起了,那么通胀通缩具体什么意思?
通胀就是钱不值钱了,或者因为需求过多,或者因为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例如油价。通缩就是钱更值钱了,一般通缩时经济不景气,交易量下降,商品供过于求。经济学家认为通缩容易引发衰退而通胀则经常是寅吃卯粮的后果。不过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如果你工资赶不上CPI,你的生活质量会走下坡路,例如委内瑞拉。但CPI过低则同样意味着经济是停滞的,例如日本泡沫破裂后的二十年。
- 通胀与通缩一定会发生吗?经济危机是怎么回事?
应该说市场主导的经济系统都存在通胀与通缩,或者说周期性,周期性背后的债务几乎一定会导致经济出现大的危机。举个例子,我要扩大生产就要去借钱,但市面上没有闲置资金,所以国家说我印钱借给你,此时当你花掉了借来了钱后市面上的钱就变多了,但总有一天你需要还钱,这个利率是固定的。当你还钱的时候如果你的收益超过利率,那么多出来的那部分就是整体需求,这就完成了一个商业周期。注意整体需求不是无限上升的,所以几个周期过去后需求到顶借钱拿到的收益就不一定还得上债了,同时债务规模也比单一周期大了很多,利息负担规模很大,市面上还多了债务发放的货币,因此破产倒闭还会伴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消费跟不上,这就是滞涨。在滞涨中低利率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不能促进经济发展,更麻烦的是公众形成通胀预期会进一步加剧通胀。70年代美国的解决方法就是通缩,提高利率,这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但最终经济恢复了增长。不过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类似大衰退那种是通缩搞出来的,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利率也到底了,经济完全没活力,要不是二战带来的大笔订单,美国经济可能不会有今天。
经济危机跟借贷双方的情绪与信心关系很大,大家信心偏低,金融业、房地产业通胀可能同时伴随实体经济通缩,然后就会传导出各种经济问题。在解决经济危机过程中,政府还是会通过举债搞投资来完成就业目标,不过同时会减免企业债务与税负来促进经济恢复,这也就是去杠杆,经历较长恢复后市场会重新平衡。如果政府财政政策比较小心,总是担心出现通胀,那么大概率会搞出通缩来。凯恩斯主义是很喜欢通胀与宏观调控的,哈耶克则喜欢顺其自然让市场自己恢复。拿最近的07-09的全球衰退来说,美国使用了刺激性财政而欧盟使用了紧缩性财政,美国经济的恢复要好于欧洲,欧洲的债务危机甚至压垮了国家,不过刺激性的财政也有很多弊端,因为其基本假设就是未来会消化今天的债,这样似乎没解决问题而仅仅是转嫁了问题,而债务规模的无限扩大最终会是另一次经济危机 。
- 国家负债?国家为什么要负债?
你要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进行经济调控不能直接印钞,那样相当于稀释所有人的资产,所以国家会选择赤字财政,通过发放国债来募集闲置资金,矫正恐慌导致的经济下行与挤兑,稳定压倒一切。如果国债违约,那么国家政府破产关门社会会更动荡,所以这类财政措施的施行要反复论证确定底线。国债如果操作得当,未来的收益抵消了今天发债累积的总需求,那么经济会增长的不错,但如果达不到预期,多出那部分的利息会不断滚动,甚至一年的经济增长量都赶不上需要还的利息,这样最后一定会出现国家级债务违约。经济学里没有最优,只有权衡在宏观经济上看是非常正常的。
- 国家花钱?
对,运行政府与公益福利事业,国防与大科研项目都是国家花钱为主。财政部每年都会制定预算来控制花钱。美国当前花钱大头在医疗社保,中国这块未来也会是很大的支出。
- 国家怎么赚钱?印钞票?
印钞只出现在高速发展之中,政府收入主要靠税收,当然政府也会搞点垄断与投资,甚至是国企,但基本上政府属于非盈利服务机构,不应该与民争利。国民收入靠工资与贸易顺差,国家只要在这中间收个税就有钱搞公益了。另外印钞是央行的事,财政部跟央行不是一家,更多时候财政部跟央行对着干。
- 对着干?不都是一家吗?
财政部的任务是国家收支预算决算,但作为政府部门,其希望看到经济增长而不是停滞或衰退。央行只关注货币流通事宜,其职责要保证经济不要过热。所以一个是油门,一个是刹车,这两个配合好了经济就有序发展,不好就容易出大乱子。央行在有些国家完全对立,有些则属于政府下属部门。另外财税很难分家,但可以理解成财政部管花钱而税务总局管收钱。
- 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要讨论央行了,看起来很厉害的地方?
央行在国家层面执掌货币政策,是银行的银行,主要调节利率与准备金率并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有些地方还有汇率。当然,政府的国库债券融资也一般走央行代理而不是商业银行。央行在特殊情况下会有公开市场业务,基本也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采取的。在具体金融实践中,证券、保险、银行的监管可能会具体到一个独立部门。
- 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是给市场信心并提供流动性,恐慌会导致有序的发展被打断,而流动性不足则会提高社会融资发展成本。也许你觉着如果这样那就发钱就可以了,提高信心也提高了流动性,但也会导致通货膨胀与债务问题,所以调节没有单一方向,需要制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些人是坚持摒弃这些的,不过现实生活中两种手段都有,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更稳健,因为财政政策会收短视政治家的影响而央行一般不接受政客领导,更多是职业人士或专家来主导。
- 那我不通过举债,直接发给人钱呢?是不是只有通货膨胀问题的,在衰退时似乎通货膨胀也没啥不好。
这倒是有人提过,属于直升机撒钱,在扶贫中也有无条件补助的说法,在一个孤立国家这么搞其实是一种分配手段,用来减低贫富差距。不过你这个问题实际问的是分配不均衡后的解决方法,衰退里会有分配不均衡,但衰退跟通胀通缩关系很复杂,牵扯到危机中资金的避险流向。如果你打算撒钱,一定要估计好撒钱对信心恢复及经济的刺激效果与撒钱规模,不然外贸、外汇全都得乱套。
- 宏观经济研究什么?
-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哪些?
- 国家债务会有哪些深远影响?
6.4.3 金融
-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从整体看,生产跟投资交易都创造了市场价值,当然投资交易跟消费也有一部分会让部分市场价值进入个人价值中退出流通。如果市场价值总量很大,那么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总量如果跟市场价值总流通量匹配是没啥关系的,但不匹配就会贬值或升值,而货币也是特殊的商品,由国家信用(法币)或集体权威(区块链)背书。当市场价值流通需求大的时候,除了货币也会出现代金券、积分等形式的价值流通方式。但作为法币的货币发行是要严密考察市场的,而且一般而言市场活跃所有人的幸福感都可以提升,所以国家层面需要让更多人卷入市场,所以货币发行方一般都给利息促进市场成长。这样看货币发行方就必须有两个功能,调节利率跟发行量,这个功能一般是各国央行来实行。
- 呵呵,没听懂,举个例子呗?
一个村里,生产米的人只有赵老伯,买米的是所有村民,米到他们手里都是自己吃或酿酒也就是退出流通,但赵老伯手里多出了一笔钱,因为自己产米不愁吃,这笔钱就成了闲钱。赵老伯可以把钱放床底下等有需求了再用。此时买米的人有一个张铁匠,张铁匠为赵老伯生产锄头,锄头每年用坏2把,赵老伯的闲钱这样就不闲了,需要买锄头,本来也正好够,只是稍有富余但也不流通,张铁匠跟另外的村里人正好形成一个小规模市场。也就是说生产本身虽然创造价值,但绝大多数情况也是要通过市场来保证生产效率。
有一天张铁匠灵光乍现,发现有一种新锻冶方法可以让锄头每年只坏一把,但需要额外投入100元,张铁匠所有收入都买了米,没钱,所以他跑去找村长钱大叔,钱大叔说我也没闲钱啊,但赵老伯据说每年都有点富余,你去问问他。张铁匠说我信不过赵老伯,因为他总拖欠我锄头钱,但我信任你,你帮我问,我给你佣金。钱大叔想了下说这么办,我帮你借100,但你研发出来要给我110,铁匠答应了。然后钱大叔找到赵老伯说我有一个生财之道,你给我100,我来年给你105,赵老伯一听也合算就付款了。
此时村长就是个有借贷业务的商业银行,自己赚取5元交易费用,当然也可以说出售了自己的权威。张铁匠研发成功,新锄头比原来贵120元,这里面包含了借贷成本、研发成本跟利润,赵老伯原来买两把锄头需要300元,现在买一把270的一样用,张铁匠现在每年还是两把锄头,多出来一把他卖到邻村又换了270元,这下张铁匠比去年多赚130元,同时赵老伯利息多了5元,锄头便宜了30元,也获利35,村长靠担保也赚了5元,邻村农民也得到30元优惠,大家共收益200元。这样银行实际促进了经济发展,市场中可流通价值包含了新产品利润与技术优势带来的成本降低,变得更多了,这样大家手里有了有了更多闲钱可以搞更多新技术了。
但邻村的王铁匠两把老式锄头卖不出去了,损失了300元市场价值,把两个村看成一个整体市场价值没有变,甚至市值还降低了,只是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掌握新技术的人获取了更多的市场价值,收入不平等现象开始出现。在市场里,知识或技术首先导致的是分配不平等而不是整体市场价值增加,但如果王铁匠学会了新技术,两家就可能竞争,此时市场价值不一定是多是少,如果客观需求不变,那么降低的成本实际降低了市场价值,但新技术往往是满足新需求的,所以可能激活新的创造力,市值增加。如果大家都想获利,那么价值就要满足增长的需求,满足原有的需求也可以获利,只不过是分配上的获利,市场不一定收益。
市场总需求应该是跟参与经济行为的人数呈正比,如果人数不涨了,那就要深挖其需求,如果需求也不涨了,技术进步意义就是促进分配不平衡了。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共同富裕来掩盖,但超过一定程度,其危害不见得低于收益。发达国家可以提高整体收入,但很可能发展中国家跟着倒霉,当然也可以寄希望于科技,那时候需求满足成为社会福利不受限制,所有人追逐个人价值实现而不是市场价值,不过那个过于遥远。当今时代新市场是存在的,但整体看分配不平衡更占主流,技术跟资本推波助澜,保持市场价值规模很有必要,要么促进消费,进一步消化需求,让价值从市场走向个人,也就是让有钱人搞点自己的高消费项目自嗨;要么控制生产去产能,关闭交易场所,提高交易成本,降低价值供应,但这个几乎违背各方利益。但市场规模越大,货币变相贬值,不平等越严重,社会结构越不稳。市场是不好控制的,但两端是一定程度上可控的,宏观经济主要控制手段就是政府跟央行。
- 你这个扯的有点远了,我让你举例子讲货币,你好像扯到社会总需求上去了。货币看起来就像是信用背书的价值衡量工具,那么金融行业又是什么?
金融就是经济系统中的借贷部门,主要构成是银行、债券与股市及相关行业。简单说就是从所有人那里取钱,然后借给缺钱的人,通过息差与拉皮条营利。
- 你是不是对金融行业有什么误解?
那倒不是,倒是你别被金融行业的光鲜搞迷糊了,募资搞借贷就是金融体系存在的意义。但从业人员如果不规范,会搞出各种内幕交易或泡沫,不过金融行业对全行业都会出现资金链的传导与放大效应,在级联效应下,简单的市场波动都可能传导出金融危机进而出现经济危机。
-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不是一回事?
当然不是,金融危机是金融行业内的崩盘,经济危机就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危机了,不过金融行业天生连接各行各业进行募资投资与老百姓的资产托管,所以某种程度上金融行业绑架整个经济系统的说法也对。
- 要不要谈下2008年金融危机?
嗯,这是系统了解金融行业的绝佳案例。首先在美国普遍认为房地产投资是低风险投资,信用评级高,因为借贷的人都是老百姓,按时还钱也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不过当出现趋势后,市场就会被投资情绪带动,所有人都认为房价只涨不跌时,那么所有人都会买房,这形成正反馈,然后房价一路高升。
- 这不挺好吗?
我前面说过,需求才是经济系统的基础,但金融业创造了需求,把很多不需要或者买不起房的人卷了进来进行投机,开始利息很低,后面找不到接盘的就可能还不起了,然后就会断供。当断供达到一定数量,市面上就会出现很多断供房,此时供求平衡就变成了供过于求,房价开始下跌,当跌到一定程度,投机的人就会退出,然后价格就成了暴跌。
- 这个似乎跟金融体系关系不大,都是房地产信贷问题啊?
金融行业怎么可能放过红红火火的房地产行业不管?事实上他们搞出了金融创新,也就是信用违约交换(CDS)。举个例子,A借钱给B,但担心B借钱不还,就向C买一份保险,如果B违约,那么C赔付,如果B不违约,那么C净赚。如果B表现很好,那么A可以把买的CDS返卖给C来减少损失,如果表现不好,C也可到期前高价回收CDS来降低风险。这种关系不需要长期维持,可用来交易投机。这里A就是银行,B就是贷款买房的人,C就是金融行业从业人员。
- 看起来似乎也没啥问题啊?
不过这只是创新第一步,下一步就是打包一堆CDS为新产品,核定风险后接着卖。简单说,一套房可能10万美金,但金融产品的价值可能一个亿都联系到这10万里去了。而那一个亿也是金融行业从老百姓手里募集的钱。理论上不会出现大面积断供而金融行业吃这个息差,所以盘子越大赚的越多。然后当大面积断供出现,这个资金链就都垮了,金融业看起来通过人数分散了风险,但实际上借钱的人都是投机的人时情绪一撤,系统风险就出现了。然后出钱的老百姓自然想取回自己的钱而不管这笔钱是否去搞了这类投资,银行出现挤兑破产,然后这时候借贷双方也都没啥信心了,银行覆盖的全行业经济系统就要垮。
- 不过美国没垮啊?
那是美联储搞了量化宽松,本质上用纳税人的钱提供流动性救了金融业让他们重建信用,不至于被挤兑,合理控制了传导风险。但这次量化宽松往市场上投放大量货币,为了防止出现通胀,这两年美联储在缩表提利率,调节市面资金供应,应该说做的还不错。
- 那不挺好,继续量化宽松不也行吗?反正危机都过去了。
情绪这东西最好还是交给市场调节,政策一味刺激最后控制不了就会出恶性通胀,例如津巴布韦,自己印货币还国债,民众也恐慌了,都去买东西囤着,货币流通加速,如同金融危机一样,市场情绪这东西没了信心支持恐慌就会无限放大,到最后就形成了恶性通货膨胀,然后法币成了废纸,美元取代了法币进行价值流通,政府民众都有责任。当法币自己政府不发行时,经济系统就实际受流通货币发行方的控制了,例如调节下供应什么的,主权就受影响。美元作为世界通货没少收割其他国家,放债或印钱就可以了,这是国家的玩法。总之,货币政策是表,民众的信心与市场情绪是里,一旦出现群体性恐慌,政策的作用并不大,所以在正常的时候谨小慎微地调节货币政策是很重要的。
- 现在要讨论国家间的经济行为了吗?
对,地球是个村,国家就像是村民,这个村的经济规律不见得与个人之间的规律一致,因为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外贸、外汇与全球化是国家层面上需要讨论的问题。
- 外贸就是进出口吧?
嗯,一个国家如果工业体系健全看起来是不用考虑外贸的,然而,资源在国家间是不均匀分配的。中东开采原油的成本大概十几美元但美国就有五十多美元,那么很显然直接买中东的油更划算。大国出于政治考虑也许会保障工业体系完整,小国家或资源贫乏国家很多时候就不考虑那么多了,谁便宜买谁的。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全球化的大分工了。
- 全球化一定是好的吗?
这个问题很复杂。国家都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这意味着产业结构会存在调整,初期百废待兴优先重工业、制造业与建筑,中期轻工业与消费品,后期服务业,这个模式很难突破。然而,全球化之后速度可以快很多,但可以想象有些产业会被海外更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所替代,因此产生的政治问题会催生贸易保护主义,拒绝全球化。事实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美国很多产业就搬迁到了加拿大或墨西哥来降低成本,原有产业的工人就要被迫转行到其他产业例如餐饮或服务业,毕竟从外面进口的东西便宜,省下来的钱可以催生新的需求,对于发达国家,一般就是指服务业了。整体上看,全球化降低了全球的平均生活成本,催生了新的职业,然而也确实在个人层面上造成了很多衰退的情况,所以反对全球化其实也有民意基础,属于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的情况。
- 这跟外汇有啥关系?
你手头的人民币美国人花不了那就是废纸,你想用人民币换美元进行支付是需要走银行的。银行会根据市面上交易的供需情况进行换汇,不过也存在类似外汇管理局进行国家层面调控。如果一个国家A对另一个国家B长期贸易逆差,那么A就需要从市场上收购B国货币,这就会造成B国货币升值。同时A的钱在B国就越来越多,假设A国的货币发行量是稳定的,那外跑的多了A国国内货币整体流通量小,也就是通缩了,A国货币对内也会升值,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大国一般乐于超发货币来稳定物价。不过B国不会喜欢升值的,因为这会使自己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弱,特别如果B国外贸为主的话就更加排斥升值。如果市场无法调节汇率,A国可能会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来减少贸易逆差,毕竟当前大国都是赤字财政,如果外贸还是逆差,经济的持续性会被债务拖垮。
- 有案例吗?听上去比较绕
有,广场协定。当年日本经济腾飞主要靠外贸,然后美国贸易严重逆差,所以美国就依赖大国政治强权强制要求日元升值来消除贸易逆差。之后日元确实也升值了,但过没多久就出现了升值后贸易下降导致的衰退,然后日元急剧贬值,有了失去的十年。川普政府与中国的贸易战可以看作广场协定的翻版,不过这次汇率手段不是主要的,更多可能还是从贸易本身找解决方案。
- 看样子不论升值贬值经济都可能衰退?
对,货币购买力只是在外贸中有意义,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衰退或繁荣都是表象,日本经济停滞但生活幸福度还是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再说了,永恒的繁荣很可能是泡沫。
- 作为贸易出口国的B如果贸易顺差高会不会也不可持续?
这个问题很好。贸易顺差相当于把别国财富搬到自己国家,但搬来的是货币,如果换成财富你还得把钱花出去。有些国家是直接进了外汇储备然后用来支付进口产品,但如果还有盈余也就是顺差就会选择购买海外资产,例如别国股票、债券、不动产等。金融业的繁荣背后国际贸易功不可没,而金融业也实质上稳定了国际市场的价格,因为如果出口国买的往往是进口国的金融资产,如果进口国经济受损,相当于出口国资产也要缩水,这也是看似不平等贸易协定能达成的一个原因,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在加深,所有参与者都不想输,因此谈判而不是冲突解决问题是首选。特别是出口国货币升值后,几乎都会出现跑到发达国家置业移民的潮流,背后的原因除了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水平高以外,资产保值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另外进口国A也不傻,量上的损失会用质上的差距来保障,A如果持续垄断高新技术,那么对B会持续存在强权优势,所以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一般都是管制的。你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高顺差应该是临时的,或者说表面上的,更多是个数字游戏。
- 你的意思是通过国际贸易成为大国不靠谱?但历史上不这样啊?
地理大发现之后确实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先后通过贸易成为了大国,即使二战后德国日本也是通过贸易成为了大国,但他们的历史时期里贸易的盈利空间非常大。时至今日,如果是一个城市想通过自由贸易崛起还是有希望的,例如香港跟新加波,但当体量上升为国家时,城邦经济就会在资源分配上出现很大的问题。抛开分配问题,先发国家对后起国家也是存在抵触情绪的,这会体现在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新技术标准,通常一旦成为国际标准,后起国家会被成本、人才、募资等因素隔离到圈外,先发国家主观上一定会想法设法持续保持优势的。历史上很多强国更替背后也有技术隔离的身影,后发国家通常是在创新上实质赢了先发国家且大家起点都低,不过当前创新能否出现在后发国家,行业起点是否机会平等,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 那么后发国家就不能超越了?
当然可以,两个途径,一个是利用城市化发展城邦经济,用都市群来实现局部超越,这个是通过内部分配来实现。你看看北京、上海,都成了国际都市,生活水平其实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准,但也得注意到都市群对区域经济的吸血效应。另一个就是新兴产业与技术的投资,先发国家做不到面面俱到,总有突破口,单一行业优势是可以带动全行业的。不过这类产业与技术不能是金融房地产之类,这些行业创新再多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实体经济被打压,上面的产业再先进也是空中楼阁。
后发国家中,资源房地产等有限供应行业会吸收超发货币而升值,房地产是刚需所以升值尤其快,政府会管控房地产来让居民有钱消费、企业有钱促进生产、推动外贸,超发货币会提高断供,但地方政府缺了房地产发展会有问题,需要定向撒钱,或者降低消费税费,债务跟GDP需要衡量轻重,债务过重要减税。
洗钱也是伴随无限信贷可能出现的,多余的钱形成超量投资,会有无限升值行业(艺术品、影视业、不动产、资源、ngo)去主动吸收,通过制造泡沫来掠夺超量财富,属于分配的一种,但受益人总是少数,而他们需要洗钱来获得合法财富。或者就是形成过剩产能,而因为是举债所以卖了也不能偿债,需要新建设托底高物价,但消费意愿如果下降也没法解决,因此要去杠杆。
- 在国际贸易上,货币汇率与资本流动是不是也有关系?
嗯,前面说到了,本国货币增值后购买力增强了,但海外投资就不愿意来了,因为投资成本高了。其实固定汇率、独立货币政策或利率与外来资本自由流通都可以进行管控,但这里又有个三元悖论或者说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你不可能同时管控这三个因素。假如一个国家固定了汇率,实行了自主货币政策或者强势央行,那么资本肯定外流或大量流入,挡都挡不住,不过中国就是放弃了资本自主流动而去管控外资。同样的,资本允许自由流动,货币又自主超发了或者降低利率了,汇率肯定守不住,目前大多数国家是这个路数。那么资本自由流动又坚持港币汇率,货币政策大概率会被其他国家操纵,例如港币等小地区或国家,通过联系汇率来维持稳定,但就别指望货币政策独立了,你联系的那个货币发行的央行是可以玩你的。举个例子,欧债危机中希腊货币是欧元,欧元可以自由流动且汇率不是单一国家决定,那么债务过高时希腊就不能超发货币来调节经济,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政府又无法干预市场,只能眼睁睁看着资本外流经济衰退。同理瑞郎也是一度死撑着固定汇率打算货币政策自主与资本自由流动,然而欧元搞了个货币超发,瑞士被薅了个痛快最后也就放弃固定汇率了。国际贸易背景下货币政策是很复杂的,但如果出现单向性也就是无风险套利,那么背后必然有不是经济因素的东西在起作用,但作用一般有限,这里面风险机遇并存。与绝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管控外资,不过这种政策同样面临外汇消耗风险,如果放开汇率,那么国际贸易势必受影响,但指望资本自由流动、货币自主且汇率固定是不可能的,这就要看大国博弈了。
- 你说人话多好,我大概明白国际贸易很复杂了,特别是扯上金融手段,那么全球化呢?除了对行业转型的影响,对国家还有没有其他影响?
有的,这还是要回到那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上,全球化的分工协作从效率上看是挺好的,但是也会造成系统风险。举个例子,如果A国生产一种产品是特产或者微量必需品,别国也可以生产但成本是A国两倍以上,那么如果A国可以满足全球需求别国从经济上没有任何理由去生产这种商品。然而,如果A国出现战乱,那么全球都得为这个产品的库存打起来。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是效率优先的,但效率高不代表风险低,分工越是精细,协作越是紧密,系统容错就越低。之前各国股市相关性是很弱的,但最近几年相关性不断走高,微小的波动就有可能传导出大问题。也就是常说的鸡蛋不在一个篮子里,但所有的篮子都在一辆卡车上了,诚然卡车比篮子强多了,但卡车要是翻了,没有一个篮子可以逃脱,均摊风险也会汇集系统风险,这是全球化潜在的危机,因此大国都要保持独立自主工业体系,有时候不为了发展经济,就是降低系统风险。但全球化眼下可得见的问题在于国家层面的分配不均。
- 分配不均?全球化不是整体降低成本了?
分配与发展是两件事,全球化确实让很多人脱离贫困,但也确实制造了更大的贫富差距。资本在全球尺度逐利去寻找成本最低的地方,但很多时候成本低不是技术好而是人权被不完善的法规忽略了,实际是一种剥削,只不过这种剥削带来的收入还是高于当地原有收入,发展带来的生活条件改善要大于剥削带来的苦恼所以并不算问题。然而,当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人力成本就上去了,此时资本就会去寻找下一个价值洼地。发达国家拥有原始资本的积累而坐享高额收益,然后让资本流动起来去继续降低成本,保持领先。要实现这一点,你给后发国家的利润就不能高了,因为如果后发国家富起来会采用一样的套路去保持领先,事实上这些年资本赚的钱是远大于工资收入赚的钱,那么国家间贫富差距就只能不断提高,虽然可能都在提高。
- 也就是说国家层面满嘴仁义道德,但其实并不真的关心?
这么看有点黑暗了,不过国家间博弈都是自己国家民众利益优先或者说选民利益优先的,如果自己人都吃不上饭了,你去让别国人吃的更好政治上说不过去。更多时候发达国家会使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发展中国家匹配,基本匹配完了发展中国家就没优势了,还不如发达国家自己搞贸易保护。这事很复杂,但技术进步有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跳过不必要的步骤。
- 全球化的分配不平等具体是指什么?
分配不平等包括财富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国家间更多是财富不平等,发达国家可以运用积累资本来不断获取更多资源,这是财富累积会产生的马太效应。收入不平等是人群间的,这个从现状上看就是少数人收入远多于多数人,平均值严重偏离中位数。全球化是资本逐利的自发行为,本质上造就了超级富豪与很多地区的经济增长天花板,当差距足够大,两者之间就会产生隔离,人类文明的伦理一般是讲究人人平等的,所以这会是个大问题,《21世纪资本论》讨论了分配问题,资本累计率超过经济增长率会加大贫富差距造成社会动荡。之前价值提高更多是公认价值例如粮食产量,衣服等,但现在虽然穷人还是要为面包奋斗,但富人的价值观已经以经济条件为后盾相当自由了,这之间的冲突也需要当前喘气的人来解决。技术的掌握、教育年限这些都可以让人阶级跨越,但成本与门槛也越来越高,最后看起来像是运气在起作用。知识精英通过机器可创造的生产力远多于工人农民,这样的社会会逐渐变成少数富有的精英与大多数温饱但社会提供基本保障的结构,这一点全球化可能功不可没。
- 分配不均是个问题吗?
确实有人觉得不是个问题,他们认为每个人要为自己负责,不劳而获就该流浪。不过国家层面分配不均是存在一个度的,超过了这个度,暴力、毒品与治理成本会急剧上升,甚至出现战争或暴动,形成区域小王国。经济不平等政治权利也很难平等,这跟体制无关,是发展的问题。《21世纪资本论》也讨论了分配问题,书里认为资本累计率超过经济增长率会加大贫富差距造成社会动荡。
- 有解决方法吗?
政府一般是靠税收与政策调节财富分配与再分配,但都有批评者。有些人觉得像富人征税其实就是让他们雇佣聪明人找法律漏洞最后也没交多少税,还不如减税并精简机构,因为官僚机构臃肿也变相造成了财富分配问题。更多人则认为收入的累进税是合理的,富人的财富边际效用低,收入进行再分配是自然而然的事。其实怎么说都有理,站在国家层面与个人层面思考却是不一样的,跳出自己的视野去理解分配问题可能更靠谱,重要的达成要解决问题的共识而不是自说自话。
- 金融危机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 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如何起作用?
- 财富分配制度的现状如何?
6.4.4 微观经济
- 好了,前面说的都距离生活太远了,经济学也应该有接地气的方向吧?
微观经济就是经济学里最接地气的那部分,个人企业都应该了解些微观经济的知识,或者说微观经济更多关注经济系统中具体单元的行为模式,一般认为是理性的,但搞行为经济学的人并不这么认为。
- 那么又是交易、个人价值与市场价值?
嗯,前面只是简单说了为什么单笔交易会达成,但微观经济讨论这个问题更喜欢用成本与收益来描述个人或企业层的交易关系。重要的概念例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替代效应、边际分析等等。
- 机会成本,很重要吗?
很重要的,机会成本就是你做这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所付出的代价,在时间尺度上,只要你面临选择就会有机会成本,但付出的成本不一定会带来价值实现。例如你在家里躺了一天就损失一天工作的收入但得到了休息,两个行为个人价值的差就是你付出的机会成本。如果你在家休息结果意外摔了一跤,那你的机会成本没有价值产生不说还要消耗累积的价值财富来看病。正常人会去选择那些机会成本低而收益高的事去做,例如你是个厨子,给别人理发收益低不说也浪费了增加厨艺经验的机会,所以机会成本会促进社会分工协作,自发提高整体效率,副作用就是人的工具化。
- 机会成本是不变的吗?
当然不是,机会成本是时间的函数,你付出在一件事上越多,其他事就没时间做,相应的机会成本会递增。例如你不断加班,赚的钱多了但没时间休息了,健康作为机会成本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这里有个边际效用的概念,绝大多数行业都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举例来说,当你一个月工资1000时,增加1000你会十分高兴,但当你一个月10000时,增加1000你就不会那么高兴。因为存在边际效用或成本递减而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寻找一个平衡点或个人价值最高点,在这一点机会成本提高得到的满足等于边际效用降低得到的满足,更多的机会成本付出无法带来更多的边际效用获得,此时理性的做法就是停止支出更多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时间。更多的付出从个人价值角度衡量就是沉没成本,相当于自己剥削自己。
- 沉没成本又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过去付出的成本,已经付出了但你判定继续付出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优化就要学会止损。否则你的更多付出换来的可能是边际效用递减与更高的机会成本,不进行选择或拒绝选择都是有成本的,想清楚了就不要纠结过去,面向现在与未来去进行理性交易或决策,向前展望,然后向后推理而不是向后回顾拒绝面对当下。
- 你提到了边际分析,能具体解释下吗?
边际分析可看作关于商品数量与价格的分析方法,从个人需求上看,某个商品数量越多,市场价格就越低,这就是需求曲线;从企业或生产者角度,某个产品市场价格就越高,供应数量越多,因为能赚到更多的钱,同时也会带来成本量提高,这是供给曲线。然而,如果价格很高但供应量也很高,那么价格就会下降,相应的企业也会减产,直到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汇处,此时价格生产者消费者都可接受,真实场景下是动态平衡的,在这里商品的供应方边际成本等于需求方边际效用。
边际成本就是每增加单一产量所付出的成本,这个是对生产方或供应方来说的,边际成本是上升的。例如我去卖煎饼果子,设备齐全了边际成本就是饼、鸡蛋与炭火的价格,多的都是赚的。边际成本一般不考虑固定成本那部分,所以也是企业可以销售的最低价。
在需求方则有边际效用的概念,也就是每增加单一商品数量而获得的幸福感,这个是不断下降的,你饿了吃一个面包,幸福感会上升,但吃第二个虽然也上升但就没有第一个上升那么多了。
如前所示,边际分析的前提是需求端的边际效用递减与供应方的边际成本递增,所以符合这个前提且存在一个理性供应方的场景都可以进行边际分析,例如员工工资与幸福度就可以套用这个分析模版,当然不符合前提就不要硬套。
- 所有商品的供需曲线都一致吗?
当然不是,这里有个替代效应,如果某个商品可以被另一个商品替代,那么供应曲线坡度就小,也就是说价格相对稳定,供应方减产我用别的就是了,例如午餐,吃不了煎饼果子可以吃面包,你煎饼果子涨价我不买就是了,供给弹性很大。然而也存在一些商品是卖方市场,例如汽油与学区房,需求曲线受供应量影响,供应量的变化会极大影响价格,但这些商品供给也没啥弹性,很容易被炒作。与之类似的还有艺术品、奢侈品等产量几乎没有或比较小的产业,很容易出个大新闻。当然,也有用这个洗钱或骗贷的。在企业里工作的经济学家基本天天就是研究这些东西,他们会找到合适的需求方建立品牌影响或把非必需品搞成必需品,这就相当于降低了供给弹性,例如给你搞个产品生态圈或全家桶啥的,等套牢了利润就相对锁定了。
对于供应方而言,显性的是生产成本,但隐性成本就是机会成本。A工厂不生产手机也可以生产电脑,A去生产手机了,那么机会成本就应该高于生产电脑才好。真实场景下不见得,所以A也可能转行而不考虑沉没成本。从全社会的行业来看,机会成本应该是趋同的,也就是说不论A做哪一行,收益应该都差不多,接近GDP。不过微观经济现状经常打脸宏观经济,很多行业确实存在超高利润率,这类行业一般存在比较高的政治、技术或资源壁垒防止别人进入分蛋糕。
- 听起来比看不见的手要复杂?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打转是一种很理想的供需平衡分析,真实世界里市场是介于完全市场与中央计划之间的状态,市场确实会提高效率,不过不一定是生产效率,而更多是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还是要靠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的信号就是价格,价格对供需双方意愿进行调控,形成稳定市场。不过如果你买东西不反应个人需求意愿,例如买来送礼,而收礼的人也不需要这个商品,那么市场也无能为力,对此有经济学家号召抵制送礼,不过从社会或个人价值看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
稳定市场也会出现垄断,有的是权贵垄断,有的则是寡头垄断,政府一般会对涉及生活必需品的企业并购进行审批,防止出现垄断。然而,企业是可以做到完整收购合并供应链并通过专利、品牌广告与价格歧视来进行某种程度的垄断的,这种情况就需要政治家与经济学家来为大众进行监管谋福利了。举例来说,麦当劳与汉堡王之间虽然竞争,但它们也几乎垄断快餐行业了,如果之间达成某种默契轮流促销,实际上还是价格垄断了。不过有些行业玩的更高级些,例如OPEC,其对国际原油的产量控制其实直接打击了非化石能源产业,不过这都是你死我活的商战,法律基本无法调控。
- 市场会失灵吗?
一般来说市场对经济发展是提高配置效率的,但确实存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的情况,此时个人可以搭便车去薅市场羊毛,但大家都这么做一些事就永不能完成。市场失灵的场景更多是在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地方,例如国防对大家都有益,但开支需要所有人额外出;再比如公园也对大家有益,但你不能对公园收费维持运行而更多需要政府维护。这类场景多发生在有限资源下市场定价时不考虑外部性因素,从经济学角度,外部性其实是政府存在的意义,例如义务教育,受过教育的公民对经济社会整体是正面作用,这样政府就乐意对义务教育学费进行减免。但负外部性场景更多,例如污染排放,此时政府就要通过法律、税收或补贴来调控市场,防止整体利益受损或后期修复成本过高。历史上酸雨就是通过排放权交易来调控的,最后市场也接纳了这部分成本,环境成本一般搞清来源后就会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减少供应或需求,在法律政策支持下通过市场交易排放许可来解决外部性可能是当今资本社会更认可的方式。
- 教育是正外部性,那么为什么不全免费?
额,主要还是当今教育成本比较高,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也存在,因此政府教育投资更多集中在中小学来维护基础平衡。高等教育确实能帮个人提高工资且也有较低的失业率,但大学的开支最近一直在上涨,一方面是精英化的价格歧视,另一方面现在更多人选择研究生教育了。
- 能不能详细说下行为经济?感觉市场的对手除了外部性另一个就是非理性。
理性市场其实就是个理论模型,行为经济才是经济现象的常态,绝大多数人只认价格而不是价值,对市场上信息获取也不完全,这几乎一定会导致泡沫的出现。个人价值认同上存在厌恶损失与风险渴望公平的倾向性,经常出现马太效应。商家通常很熟悉这些认知偏误,通过营销来让个人产生锚定价格,心甘情愿付出更好的价格换取所谓高附加值的产品,但从成本核算上来说赢家通常就是商家,个人则可能陷入根本没得选的场景,其实是思考被商家诱导了。
- 有没有清晰的列表?感觉知识点很零散
《钓愚》中提出了一个欺骗均衡可以作为行为经济的原理,本质上就是说只要人们在信息或心理上存在获利空间,欺骗就一定存在。这个获利空间是市场内生性质,监管其实作用有限,而且欺骗均衡普遍存在于经济行为之中。信息差与非理性是主要原因,人们会被叙事性思维引导,最终人们只想得到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不是真正想要或需要的东西。个人层面保持专注与思考,社会层面提高道德法制水平堵上制度漏洞才能更好还原经济学家所谓的理性人假设,否则还是要面对无尽的欺骗。另外,区别欺骗与否除了显而易见的事实外,可以考虑运行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果没有或概率很低基本就可以认为是欺骗,此处要特别小心现实扭曲力场,商业行为中成功的寥寥无几。
- 企业财务分析怎么做?
财报至少看三年,重点关注收入(Revenue)、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EBITDA)与税后净收入(Net Income After Taxes)。收入包括毛收入与商品成本,EBITDA与运营开支组成毛收入,净收入则要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标普500的公司市值通常在11-14倍的EBITDA。同一行业间应比较EBITDA来评估营利能力,公司的估值通常是EBITDA的2到10倍,传统行业EBITDA会比较低,如果从股票角度,较低的EBITDA意味着可以低价买入。
- 医疗行业会有什么经济问题吗?
主要是公费医疗改革与丧葬经济。人口老龄化、长寿化必然加重国家对公费医疗的开支,眼下已经成了全球问题,美国年开支都是几十万亿美元级别的。这其实算不上经济问题,医疗行业本身存在过度治疗问题,安乐死或者保守治疗的经济效益是需要重点考察的。丧葬行业的问题也是开支不断增长,一个葬礼开支大概一万美金,这类经济的特殊性在于主体死了钱还是要花。附带的经济问题就是医疗保险精算,当今技术发展下的医疗保险很可能因为前瞻性不足产生行业系统风险,与之对应的再保险行业则需要更多考量。
- 个人交税里的经济问题呢?既然微观那就教育、医疗、纳税都讲下,房地产前面说过就不提了。
不同国家税收制度不同,个人交税更多是收入税,有的固定比例,有的则是累进税率,还有的是固定钱数。美国税务是个大市场,各种抵扣与法案并存,非常复杂。不过中国的税务今后为了突出公平可能也会往这方面走,如果电子化程度高,也许最后不会那么复杂。
- 其实你说的都是政府报告里涉及的,没涉及的呢?
你说地下经济吧?一般用国民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可以进行估算,现金流通模式也可以,用电量也可以。发达国家GDP10-20%是地下经济,发展中国家则可能高于30%,例外也有,例如香港政府根本不管实际交易,所以全港免税,交易很自由但统计很困难。地下经济很多时候是经济衰退时的必要补充,毒品、色情、人口贩卖、器官买卖在全球尺度都是几十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有经济学家建议合法化一些地下产业毕竟需求存在还好监管,但道德上说不过去外纵容地下经济可能会导致区域经济的恶性循环与衰退。
- 国际劳动力市场呢?
你指的是移民吧,国际移民不但对其自身是机遇,对移民接收国通常也有整体的正面效应,例如创造就业岗位等。同时,国际移民也有利于移出国的经济发展,不过这个效应是否值得对所有移民身份合法化依旧是个需要长期讨论的问题。与之接近的一个经济现象是国际援助,不过很多实证数据发现国际援助破坏了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浪费。
- 就个人而言,个人价值是不是就是幸福感?
可以这么说吧,但我倾向于认为个人价值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市场是完全可以构建在主观价值之上的,既不完美也不一定高效。幸福感是很难量化的,不过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幸福感指数或量表,任市场风云变幻,对得起自己就是一种幸福。
- 经济学有哪些流派?
非常多,这里简单说下。最早马尔萨斯开始关心人口资源问题,后面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社会上又有了社会达尔文的思潮,这都是经济学思想的来源或者说共源。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市场理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贸易对经济的正面作用。大卫·李嘉图则通过比较优势完善了市场在宏观经济上的理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总结了古典经济学的要素,成为了集大成者。然而,后面出现的《共产党宣言》则提出了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大萧条期间苏联经济发展似乎短暂证实了这个理论。大萧条过后,凯恩斯提出政府应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干涉经济,算是对市场的完善,同时也开启了赤字为主的消费主义。而共产主义那边也提出了更实际的社会主义。不过奥地利经济学派则还是坚持金本位与市场主导,认为政府干预是无效或低效的,储蓄然后再投资而不是消费应该是良好的经济秩序,让通货紧缩自然发生,低物价会刺激消费,但要货币供应稳定,投资与消费之争自此没消停过。继承衣钵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费里德曼则提倡自由为主的经验分析并在滞涨的解决上提供了重要思路。之后出现了主张通过货币政策调节价格的货币主义与研究减税去管理化的供给经济学,还有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等。不过经济学的发展是越来越务实了,宏观经济上更关心全球化债务与金融业影响,微观经济上关心非理性与营销是重要趋势,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实践中来的,最后也会根据实践中的问题去提出新的理论、规律与解决方案,流派倒是次要的。
- 能理下经济学的整体思路吗?
经济学从单一交易开始,可以通过供应需求研究买方与卖方,供应要考虑稀缺性而需求要考虑可替代性,决策过程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从单一交易可以扩展到交易形成的市场,然后就可以研究市场内的价值流通与效率问题。市场可以分成实物与金融两部分,后者其实为前者服务,但目前后者体量很大且绑定了很多必需品。市场的一个主体是企业,企业运行中竞争与垄断现象值得关注。市场另一个主体是消费者与劳动力,群体层会存在收入分配问题。当市场存在外部性时,监管就值得提出,国家层的监管主要是通过货币、财政与税收来调控市场与进行财富再分配。同时经济危机或周期性问题也是市场的一个重要研究现象。经济要增长离不开人口、技术进步与投资,这是企业与国家都追求的。国家间则是国际贸易的研究范畴,这里的重点是比较优势下的全球化与国家主体的矛盾与博弈。简单说就是三个层次,单一交易对应的买方卖方层,市场交易对应的企业、消费者及政府层还有国际市场与政治博弈层。这三个层次关系加上一个时间变量就有了更丰富的研究主题,贯穿其中的是价值体系、风险体系与博弈论。
- 产品边际分析怎么做?
- 当前社会中有哪些经济现象值得研究?
- 商人的把戏有哪些?
6.4.5 风险、现值与决策
- 风险是什么?
风险这个词带有负面感情,其实本质是负面事件发生的概率,正面的是运气。
- 经济学里的风险也就是赔钱或造成价值损失的概率?
嗯,所谓风险管理的核心有两种。一种是回顾式的,通过统计数据给出风险建议或进行汇集保险,我们平时买保险就是汇集风险后均摊的表现。另一种则是前瞻性的,通过主动干预降低风险,例如投资多元化来降低收益方差,在一定代价下进行风险对冲。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风险是客观稳定的,如果这类风险上升或下降,经济活动里的风险评估是需要重算的。这类风险是不灭的,例如地震火山泥石流,地质学研究会给我们个大概概率,但这个概率是客观的,你可以通过设计金融产品分散风险跟更多的人,但你不能消除掉。金融、不动产一定要提示大众风险。民生要回到消费与生活主导而不是理财,理财的正确认知应该是服务生活幸福,与社会均摊风险并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而不是超额获利,如果很容易获利就很容易吸收社会所有可支配收入来生产泡沫,对整体不利。有些风险则是可以或可能消除的,例如通过支付可观的择校费,你可以消除学区内摇号失败上不了心仪学校的风险,这类风险很多是人自己设计的,有非经济学上的考量或资源限制。
- 所以风险管理就是拿钱对冲风险或均摊风险?
也可以这么理解,风险管理类金融产品主要是保险与对冲。普通人更多采用保险进行风险管理,企业更多通过风险对冲来换稳定的收入。
- 也就是说,人或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就是为了财富的稳定保值或增值?
嗯,当地球生存风险允许人类作为一个群体繁衍后,人类自然想维持这个低风险状态并提高幸福度。生活中的变故例如意外、重大疾病、亲人过世、失业等负面事件是几乎不可避免的,经济上自然会出现均摊汇集风险的需求。而稳定增值则是在解决生存问题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这里自然也面临风险,此时风险汇集的方式不一定能找到人,此时更多人会选用风险对冲,企业这种逐利的机构更是如此。
- 在均摊风险上,普通人就只能依赖买保险吗?
差不多吧,不过当前这个时代你找张纸列一下你能遇到的风险,基本也就是前面说的那一些,这些都已经有保险产品了。不过风险汇集有个问题,那就是存在少数歧视,例如罕见病就很少有公司进行保险。特别如果风险大基数小且经济损失大的话,风险汇集后均摊加上保险公司运行成本对外销售的话价格还是会很高,根本没人买,掏的钱比自救还高就不会买了。
-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最喜欢基数大的低风险事件?
嗯,这样即使风险个体损失很大,但通过汇集后均摊的话还是有的赚。保险跟税收在这一点上有点相似性,个人负担不起的医院、学校资源政府通过征税方式来均摊,不过税收不怎么涉及风险,更多是资源再分配。同样的,保险很多有经济收益的就成了增值产品,不过我觉得保险公司做投资理财不如直接找理财公司买产品,把保险作为消费品的一种比较合适,做投资感觉不伦不类。
- 保险公司账面上钱那么多,他们也会做投资啊,不然多浪费?
很多实体企业账面现金也很多,不进行再投资看上去也是浪费,但投资有风险,赔光了破产的话那些投保人或供应商也跟着倒霉。这是保监会存在的意义,没有监管的保险公司就成了游资,到处烧杀抢掠也不是闹着玩的,会有类似准备金比例的制度,保障投保人的权益。一般保费里不超过5%可以进行投资,剩下的一半多用来赔付,剩下的都是运营成本。
- 反过来讲,保费与保额的比值的一半就是精算出的风险?
倒也可以这样理解,你可以用这个来估算一些事发生的概率,保险业里的佣金制度可以让从业者直接分一杯羹,无怪乎很多人都喜欢卖保险当成副业且主要靠佣金,应该说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同时你也要明白保险行业跟一般企业差不多,盈利都是个位数,基本也就靠投资实现行业盈利了,毕竟佣金算到运行成本里去了。很多行业都不能单纯算原料成本的,不过存在返佣的行业基本都可以参照保险来看,基本就是一半一半,做销售奖金或提成高。
- 保险公司有没有威胁,感觉很暴利啊?
当然有,风险汇聚才能形成有用户基数的产品,这也是建立在风险告知基础上,保险公司只喜欢低于平均风险的人投保,因为这样保费支出少赚的多。不过在消费者这一端如果知道自己风险低能否价格也低,答案是肯定的,风险定价与精算可以实现一个人一个价。不过如果消费者掌握精准医疗技术,明确知道自己的风险而保险公司的风险告知里没涉及,那么倒霉的就是保险公司了。现在基因检测比较火,如果结果可靠,那么保险工司很可能因为技术进步而取消一些业务或要求顾客提供样本,这就又涉及隐私伦理问题了,所以保险公司除了去买再保险,对技术进步也得留神上心。
- 那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未来不明朗?
也不是,任何行业都面临技术升级带来的挑战。保险行业里其实只要风险是可测的且不是太高,我们事实上可以进行等风险匹配。举个例子,A罕见病的风险等同于或近似B攀岩意外的风险,两个都比正常人风险高,单独购买保险很贵或根本就没这个产品。但如果我们将其匹配到一起,规模可能就足够设计一个产品了。不过如果还是很贵没人买,那么匹配的方式可以换一下,改成短时对长时匹配,利用个体的时间尺度风险汇集来均摊长期风险,对于临时高风险事件高分期付款之类的。我觉得证券市场上是不缺这样人才的,等社会整体保险覆盖率提高后,个体极端事件造成的整体风险反而可能下降,这倒是金融创新所在,更高的覆盖率有可能降低客观风险。
- 是不是有这样的保险了?
有啊,投机的人早就设计好了,例如城市巨灾保险,没有自然灾害风险的人也会去购买,因为盈利高,但亏了也就亏了,不过发行方整体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与恢复性更强了。其实不同风险偏好的人可以用高利率来让他们加入均摊行列,通常这些人也比较抗跌且可以在税收上对公益类保险给优惠。所以除了提高匹配度与覆盖率之外,收益刺激也会是风险管理的策略。未来我们会看到高度发达社会里风险汇集无处不在,个人成本或许上升但社会整体安全稳定度可能更高。当然,前提是我们的知识能覆盖所有风险类型。
- 其实这已经很像风险对冲了吧?
风险对冲更多不是对损失来讲的,更多关于收益。所以也可以看成运气管理,同样的拿钱换更平滑的运气。如果能把风险对冲跟汇集的人放到一起,对于弱势方可能更有利。风险对冲的方式一般就是运用投资组合来降低收益方差,例如债券与股票经常反着走,两边都配置的话不会利益最大,但收益波动会降低。风险对冲的匹配原则是概率走势相反或互斥,匹配的产品或标的来自不同的群体,只要危机不同时发生,那么总有一部分资产是增值的。这个原理可以设计很多金融衍生品,长期看似乎也没啥问题。而且金融交易的本质可看作风险互换。
对冲风险是可以投机套利的,在资本市场上投机是天性,可以引入必然发生的风险,倒霉的可能是击鼓传花的最后的那个。不过如果捆绑过度,如果关联度高的产品整体风险提高了,那么可能就雪崩了,08年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房价永远不下跌而模型假设不出现系统性同时崩盘,然后相关金融衍生品大卖,当系统性崩盘出现后,整体也就垮了。
- 当你说风险最终发生时,其实是有时间差的吧,价值会变化的吧?
嗯,每件事都有其风险或运气,但这个概率会伴随时间发生变化,其对应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这两个不太一样。例如天花曾经发病率很高,现在就几乎可以忽略,这是概率的变化。价值变化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说”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人能接受世界变化的窗口时间相比不断延长的寿命来说很短,但世界的发展却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是公认的价值的价格会不断变化,人们总是忘了通胀调整。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工资如果每年赶不上GDP涨幅,那么生活质量肯定要下降,不过也存在很多商品十几年价格不变,电子产品还会变便宜。
- 十几年价格不变那不就是亏了吗?
不一定,过去一百年的技术进步实打实降低了个人生存成本,绿色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新材料降低了建筑仓储成本、标准化生产降低了工业产品等等。以电子产品为例,90年代个人计算机曾经非常贵,大概一万块,相当于现在折算完通胀差不多二十万,但现在个人电脑已经非常便宜了。对于中国而言,高速发展是伴随通胀的,如果过去二十年你资产的年化收益率少于5%或工资增长少于5%,那么你的财富在缩水,发达国家体量大,年化也得2-3%,所以发达国家理财的多,储蓄少,因为储蓄利率低,不过还有消费主义文化与低利率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上经常用现值的概念来把未来的钱折成当前的价格水平来描述收益,这点普通人如果明白会防止被人忽悠。
- 现值有哪些应用?
非常多,其实理解现值只需研究一种东西,叫做永续债。这种债券你购买了就是吃利息的,因为永远不会赎回。很多所谓老钱贵族的财富传承就是用的类似永续债模式,可以托管给基金会或银行,继承人每年可以拿到年金,但本金是拿不出来的。这样我们可以用年金与贴现率来反推现值,公式就是年金除以贴现率,例如有一种永续债每年利息100元,当前利率5%,那么现值就是2000元,你当前花2000元去买这个永续债就比较值,不过永续债利率一般是浮动的,但可以用来对冲股票风险。高评级的永续债可能是政府或国企发行,基本上你要是觉得他们比你寿命长,那么算好现值可以用来进行养老。打比方我现在有一百万打算购买上面说的那种永续债500份,那么每年我都会拿到五万,一直拿到死还可以传下去,只不过虽然买的时候算了现值,但以后五万的购买力多大就不好说了。
- 如果知道年金与利率就可以反推现值,那么是不是可以用来计算房价?
额,当然可以。例如租房一年花十万,贷款利率6.5%,那么这个房子值大概150万,如果利率降低到发达国家水平,那么同样房租的房子就更值钱。反过来说,房价如果为了保值到300万,那么房租就一定要翻倍,如果翻了倍没人租,那么就是有泡沫了。房子基本可以用永续年金的方式计算现值,所以才有所谓租售比的说法。你可以根据现值与租金去反推一个贴现率出来,例如100万的房子年租金10万,那么贴现率10%,如果市面上利率只有5%,那么贷款买房非常划算,相当于你长期年化收益10%。如果500万的房子租金10万,那么贴现率2%,适合长租,这样的房子除非刚需支撑否则几乎一定是泡沫,事实上美国也就是加州跟曼哈顿能支撑这个价,但国内的价格就比较离谱了。
- 现值是把所有的价格收回到当前购买力下,不过总感觉利率会变啊?
利率一定会变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过热会出现高利率,否则利率长期都是走低。从现值角度看,低利率高现值应该消费当下,高利率低现值应该储蓄或投资保值。值得注意的是,长线投资或消费例如买房买保险都要考虑现值折算或进行通胀调整的考虑,否则说是赔付30万但到时候30万就能买个茶叶蛋就不好了。现在很多产品是跟利率挂钩的,这一定程度上算是考虑了通胀与购买力,但利率风险也就转嫁给了消费者,所以一定想好了再出手。同样投资也一样,更要折算通胀,例如21世纪前20年如果你的投资翻倍了那么你也就实现了保值,因为美元购买力20年里几乎贬值一半,算上你的佣金支出与精力耗损,翻倍跟赔钱是同义词。不过保值就很不错了,更多人甚至做不到保值,账面上回本就高兴得不得了,但本金也是在涨的。
贵金属被认为有内在价值,但充其量就是个保值作用,金本位被放弃后全世界总财富的衡量其实没有对标物了,我觉得就是全球人的幸福欲望总和大概就是新的对标物,欲望是无限的,所以总量大增、货币超发且贫富差距加大。因为基本生存支出其实成本降低了,看起来所有人都更幸福,但大部分人的幸福在现有经济与资本流动条件下不具备太大的提升空间,个人财富保值其实挺困难的。过去两百年股票债券在调整通胀后都有着3-7%的增长,不过我倒是觉得更根本的动因在于过去两百年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下个一百年人口会停滞,如果技术不能进一步降低生存成本(空间不大了,特别是人的生理限制),单纯依靠改善生活质量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话股票债券前景也不会太好,不过当前来看这种大面上的萧条可能比较遥远,也不太好想象。不过,我是不能认同某一类或几类产品在过去两百年甚至更短的表现就能表明以后也会这样,但如果某种需求稳定存在,那么需求的保值效果是高于产品的。
- 日常买东西也有现值问题吗?
有。一般是营销角度的考虑,很多促销让利其实都有现值陷阱,例如让你收集东西延迟兑付,其实你预支的那部分的利息就填了延迟兑付的部分成本,所以商家实际付出的成本并不高。出于绑定客户与竞争考虑,商家会喜欢用会员预付或积分返利的方法,实际由于时间差造成的现值不同,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类方式除了把消费者搞糊涂无法进行跨品牌对比之外,其带来的收益是多于支出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家乐意对积分薅羊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薅到的人少但圈进来自愿拿现金换毫无利息积分或有限兑付范围奖励金的人还是多数,而且很多就是被那些薅羊毛的人的炫耀吸引进来的。其实普通人只要认真核算过刚需,那么一年的消费水平是有期望值的,也就是说多少返利及权益是否用得上都是已知的,这个时候要是被忽悠买了不需要的东西就不应该了。
- 那么决策过程如何进行?
额,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个人关于经济活动的决策最简单的实践建议就是独立思考后列清单量化打分,在考虑每一项时只去独立评价这一项的个人价值,然后对分数进行加和或者加权加和,然后不论结果如何在事件风险或运气没有本质改变时按照计划执行就可以了。
- 那也太像机器了,不符合人性啊?
经济活动中人性的引入几乎都是在提高风险,强加因果的解释与毫无道理的感情用事都是不可取的。经济决策跟日常生活决策原理都一样的,那就是在有限信息条件下尽量争取个人或团体最大收益或最小伤害,如果信息不全,就要用经验概率形式进行量化。独立思考是产生优势决策的重要基础,从众则可以绑定大多数人的选择。独立决策要求多角度思考,不过如果很多人都抱同样的想法与理由,那么这些人只能看做一个独立人或角度。真实决策场景中独立视角非常难得,特别是信息源一致的情况下能有新想法更是稀有。我觉得独立思考才是符合人性的,从众与单线条反倒是机器的套路。
- 简单说就是执行力吧?照你这意思也不能机械化执行?
这里可以用贝叶斯定理来思考,你有一个主观概率,然后如果新的独立事实会修正你的主观概率跟贴近真实。也就是说,如果有新的信息你的策略是要调整的,但这类信息半年一年更新一次就差不多了,更多时候用最简单的决策负担换取可接受的收益或损失才是对个人价值更高决策方法。例如投资上可以采用沙发土豆投资法,用最少的时间换可接受的收益。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策略没什么问题,那么执行其实是解放了你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除非你就是喜欢思考经济学命题。我觉得大多数人是不需要跟市场波动性斗智斗勇的,也不需要给营销者机会,多去看看他们培训的教材然后构建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框架才是更重要的。而且,你做出的改变很有可能让市场的条件变化而变得毫无意义。
- 你的意思是我要是从众,市场会惩罚我?
不至于惩罚,只是市场消化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很高,如果出现群体行为,价格会反应过激,然后会有回调。打个比方,如果你发现指数基金很适合而所有人都这么想,那指数基金规模的扩大会推高成分股的价格,但这个价格无法真正对标其内在价值,到一定程度就会回调。简单说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如果有也会滋生泡沫,例如房价。个人决策别去对抗市场或盲从市场,从你身边感受得到的需求出发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与财富管理措施就行了,牢记行为都会招来反馈就可以了,要根据反馈进行适度调整。单一方向的经济决策跟赌博没有本质区别,但通过组合对冲实际是有办法锁住一定风险与收益的。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低收益也可能高风险,但高收益低风险的事一般不会是普惠的,而且更多时候是伴随泡沫、诈骗与其他成本的交换的。真正高收益低风险的东西是你固有的价值或能力,当其足够稀缺后就是高收益低风险,不过你也清楚这需要超出平均水平的努力与磨练,但这比通过金融产品赌博要靠谱很多,适合大多数人进行决策考量。举个最简单例子,你各类交易方法与策略学一大堆,过了十年才开始盈利,然而同龄人成为了专业领域内专家,十年一直在稳定获取财富。当然后者也可能原地打转,前者也可能后期呼风唤雨,这些选择都要你自己想好了去执行,不过不要摇摆不定,权衡后直接决策,犹豫是一切决策的杀手而执行才会累积经验。
- 如何通过概率给运气定价?
- 如何用现值理论发现泡沫,有哪些局限性?
- 你的个人理财计划是什么?